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研究 >> 正文

“名师名家学术讲堂”—— 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傅永春做客中南

发布时间:2017-01-09    来源:412永利皇宫登陆杨泽林    浏览次数:


2017年1月9日下午15:30,新校区化学楼133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贵金属单晶电极的制备表征及其界面电化学研究”的学术讲座,主讲人是厦门大学化学系傅永春博士,本次报告会由永利皇宫网页入口纪效波教授主持。

傅永春,厦门大学化学系化学基地班本科毕业(2004年),后继续在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课题:离子液体中金单晶电极上金属欠电位沉积的现场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研究,导师毛秉伟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后于瑞士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e)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呈原子级平整及结构明确的金属(合金)单晶表面化学,单晶表面电化学,表面功能化修饰。迄今已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与JACS发表论文各一篇,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Nanoscale,Electrochimica Acta,J.Phys.Chem.C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受邀撰写Elsevier出版社2017年新期刊Current Opinion of Electrochemistry首期综述一篇(已接收)。

本次报告会主要介绍了金属单晶材料具有的明确的表面原子结构排列,这被称作理想的模型表面,是在原子层面深入研究表面结构(表面组成,几何与电子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认识表面反应活性位的本质和分子水平上的反应机理的基础。本报告将以各种金属(合金)单晶表面的制备为出发点,综合采用具有实空间原子级分辨率的强大材料表面表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原位界面表征技术,介绍单晶表面作为一种模型表面在分子吸附/超分子自组装、表面功能化修饰、纳米碳材料生长、电催化反应模型体系,纳米尺度电荷输运等一系列涉及表面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

报告结束后,傅永春博士与在场的师生们进行了多次互动,针对老师及同学们提的每个问题,傅博士都非常认真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在座师生被傅永春博士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以及活跃而先进的思维深深地感染,本次讲座也在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中落下了帷幕。